首先,我們將分析口音的差異。最重要的是有的字唸的音不一樣,比方說:垃圾(台灣:lèsèㄌㄜˋㄙㄜˋ,大陸:lājīㄌㄚㄐㄧ),角(台灣:jiǎoㄐㄧㄠˇ,大陸:juéㄐㄩㄝˊ),血(台灣:xiěㄒㄧㄝˇ,大陸:xuèㄒㄩㄝˋ),和 (台灣:hànㄏㄢˋ,大陸:héㄏㄜˊ)等等。
也有一些詞他們的聲調完全不一樣:企業(台灣:qìyèㄑㄧˋㄧㄝˋ),大陸:qǐyè(ㄑㄧˇㄧㄝˋ),危險(台灣:wéixiǎnㄨㄟˊㄒㄧㄢˇ,大陸:wēixiǎnㄨㄟㄒㄧㄢˇ)。除了剛剛提到的這些字的唸法,還有一些別的差別。
台灣人說話時翹舌音常常比較不清楚, 翹舌音包括拼音的zh(ㄓ), ch(ㄔ), sh(ㄕ). 因此他們唸成接近三個舌齒音 z(ㄗ),
c(ㄘ), s(ㄙ)。 不太會發音翹舌音的理由是台語裡沒有翹舌音,所以對台語是母語的人來說很難發這些音。可能會搞混的詞是:
找-早,蟲-從,樹-速。還有eng(ㄥ)、ing(ㄧㄥ)也會唸得跟 en(ㄣ)、in(ㄧㄣ)差不多,比方說:應該-陰影,成-陳。
還有一些詞開頭是拼音的 b(ㄅ)、 f(ㄈ)、p(ㄆ)而結尾是eng(ㄥ),這個情況下結尾的eng(ㄥ)經常會被唸成ong(ㄨㄥ),比方說微風,豐富,信封,崩塌等等。
另外一個部分是拼音的r(ㄖ)和l(ㄌ)的唸法。他們可能唸得都像是l(ㄌ),很容易造成混淆。比如說『熱』的r(ㄖ)跟『冷』的l (ㄌ)的發音。
這方面最後的一個特色比較特別。這個特色是受到台語的影響比較深的人才會有的特色。他們會把yu(ㄩ)、xu (ㄒㄩ)唸成
yi(ㄧ)、xi(ㄒ),比方說:體育館,需要,運氣。還有他們也會把zhi(ㄓ)、chi(ㄔ)、 shi(ㄕ)唸成 zhu(ㄓㄨ)、chu(ㄔㄨ)、shu(ㄕㄨ)。
另外一個方面是文法的差異。一般來說,台灣人會用「在」來表示進行式:他在吃飯。但大陸人會用「著」:他吃著飯。
台灣人常常說「一下」。當然大陸也會經常用到,但是台灣人用「一下」的次數比較多。
我們還應該注意「給」這個詞的用法。在普通話裡「給」必須放在動詞的前面:請你給我打電話。可是國語裡「給」可放在動詞的前面或後面。台灣人說:「請你打電話給我。」大陸人說:「請你給我打電話。」
另外一個是,台灣人非常喜歡把「掉」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大陸人也會用到,但沒有台灣人那麼常用。
還有一個重要的差異是 「V+看看」的句型。這句型在普通話裡是不對的,不標準。「V+看看」這樣的用法似乎是從台語來的,因為普通話標準的句型是「VV+看」。我們來看一些句子:「台」你吃看看,「中」你吃吃看。「台」你應該要試看看,「中」你應該要試試看。
另外一個很特別的差異就是「有」的用法。台灣人經常會用「有」來表示完成。這也是受到了台語的影響。因此大陸人並沒有這個「有」的用法,他們會用「了」這個字來表示一樣的意思。例子:「台」你有拿糖果嗎?「中」你拿了糖果嗎?
「會」和「不會」的用法也很特別。根據 Kubler (1985, p. 84) 這個特色也是因為受到台語的影響。台灣人用「會」這個字當做助動詞,大陸人也會,可是台灣人用得比較多。例如:「台」這個菜也不會太酸也不會太甜,「中」這個菜也不太酸也不太甜。
以上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文法差異。本來也想研究詞彙用法的差異,但範圍太大,無法縮小,所以今天我就說到這裡為止,以後如果有機會,再和大家談談詞彙用法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