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高雄是今年的四月初。為了慶祝清明節,我陪著阿公阿嬤三人同行回到薛家的左營老家。台灣人非常注重清明節,所以每年到了這時候,大家都會回家掃墓、祭拜祖宗。這一篇文章記載著我第一次參予清明節活動的經驗,還有我所學到關於薛家的有趣故事。
民國102年4月3日
從台北坐高鐵到左營,再搭五分鐘的計程車就到達薛氏文教基金會館大門前。薛氏文教基金會於民國八十二年清明節開始籌備,而在宗親團結親族力量之下,此會館於民國八十四年順利建造完成。這會館不僅是薛家親族能夠方便團聚的地方,還規劃為聚會、辦公、社區活動之場所。我和阿公阿嬤就在這裡停留一晚。
民國102年4月4日
按照傳統習俗,女孩子的名字都不會寫上去;但近年來,年輕一代的薛家子孫們將我們的名字也貼上去。能
夠找到自己的名字讓我內心感動不已,且突然起了個念頭:未來結婚的話,我一定要保留我的姓名!就在那時候,我注意到人越來越多,而大家也漸漸加快腳步,氣氛變得很熱鬧。那是因為在中午十二點,我們有兩台專用的大巴士要出發,載我們到左營菜公山上的薛家祖園。
到了薛家祖園,周圍山上的風景簡直令人感動。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超過八十多位姓薛的親戚們與他們的家人都聚集在這裡,非常不可思議。我們一起拿香拜土地公、地基主、還有祖先。我的堂伯父-薛俊宏,向我和另外一位跟我同輩的男孩解釋說:「這個祖園其實比你們還要年輕。祖先的骨灰原本葬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搬來這裡之前,大家每年都必須早上五點開始到各處的墳墓拜拜。現在可不方便多了!薛家的人,老的小的都可以聚在一起,平時沒有連絡或見不到面的親戚也都可以趁這時候碰面。你們難得來到這裡,應該趁機會多跟長輩們聊天,了解一下薛家的歷史。」聽完伯父的這番話,我感受到長輩們對我們年輕人的關懷和企盼。帶有刺激力的溫馨感似乎喚醒了我們對於薛家的責任感。生為薛家後代,我們身懷重大的責任,必得努力不讓祖先所留下的故事流失。我想當時站在我旁邊的那位再從堂弟應該和我抱有同感。
回到古厝後,大家就放輕鬆,邊聊邊吃美味的家常菜。自己包的春捲好吃無比。在薄軟的皮上灑上香甜的花生粉,加入新鮮脆嫩的豆芽菜和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料。我個人會推薦包入味道甘醇的烏魚子!因受不了色味俱全的春捲的引誘,我忍不住一口氣就吃了五個。
今年的清明節是我一生難忘的經驗,讓我更深刻了解到薛家的歷史還有這個節日的文化。若是對台灣文化歷史或古老建築感興趣的話,不妨找機會去左營玩一玩。看完美麗的蓮池潭後,順便可以走過去參觀一下薛家古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